內容簡介

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,我們只有遵守一定的交通規則,纔不會發生交通事故,警察也不會找我們的麻煩;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,也必須遵守一定的生活規則,纔能平安、健康、幸福地度過一生。這個生活規則是什麼呢?早在二千五百年前,佛陀便為我們提供了這種規則。最基本的有五條,一般稱為五戒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婬、不妄語與不飲酒。  

有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,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。其實這種觀點表現了不少人對佛教五戒缺少瞭解。在佛教中,戒分為性戒和遮戒兩種。五戒中的前四戒(又稱四根本戒)稱為『性戒』,所遮止的行為本身說是罪惡,無論你是否受過戒,違犯了都是罪過,都會受因果業報。從宗教的角度說,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;從時間上說,不分過去、現在和未來;從空間上說,不分中國、印度或美國,前四戒都為保持社會安定的根本道德準則。違犯了四戒中的任何一戒,不但為佛法所不容許,國法也是要制栽的。譬如對佛教徒來說,殺人有違佛教戒律,但你若不是佛教徒,殺人也是犯罪,有違國法。古代殺人者償命;現代殺人者也得坐牢,甚至被判死刊。在美國,你若殺了人,會受到警察的逮捕;在中國,你若殺了人,同樣會受到警方的通緝!正因為如此,四根本戒(不殺、不盜、不邪婬和不妄語)幾乎成了所有宗教共同持守的行為準則。  

在基督教摩西十誡中,最基本的四誡為:不可殺人、不可姦婬、不可偷盜和不可做假見證。古印度的《摩奴法典》裡也規定:不殺生、不妄語、不偷盜、不非梵行、不婬和不貪瞋。古印度的另一部法典《包達夜那》,把不殺生、不妄語、不偷盜、忍耐和不貪定為五種基本行為規範。耆那教則以不殺生、不盜、不妄語、不婬和離欲為五戒。《古蘭經》規定:殺人者要抵命;對婬亂的男女和誣衊貞節的婦女婬亂者,處以鞭刑;對男女竊犯要斷其手,以做傚尤。瑜伽派也有不殺生、不妄語、不偷盜、不邪婬和不貪五戒。早在後漢時期,主張儒、道、佛三教一致的牟子《理惑論》說,『五戒』與『五常』,其精神完全一致;將『五常』的精神,表現為具體的戒條時,就變為『五戒』:不殺即仁、不盜即義、不婬即禮、不妄語即信、不飲酒即智。  

由此觀之,五戒中之前四根本戒不僅是佛教中諸戒之母,也是其它各大宗教設定的基本要求;不僅是宗教徒最基本、最重要的道總規範,也是非宗教徒做人的行為準則。換言之,四根本戒是整個人類社會共同的道德準繩。所以說任何一個現代文明社會的公民,不管你是否宗教徒,都應該持守四根本戒。 五戒中的第五戒不飲酒戒為『遮戒』,其意為:飲酒這一行為本身,不一定是罪惡,也不違國法,可是若因飲酒而失去理智,成為作惡的助緣,其後果也是很可怕的,所以佛教中也加以禁止。佛教特別強調不飲酒戒,是與佛教強調智慧有關,因而成為佛教的一大特色。

綜上所述,不管你有無宗教信仰,五戒都是與人類遵循的共同道德規範相一致的。即使你不受五戒,並不代表做錯事能不犯法,不受戒而犯戒,仍難逃因果業報。既然如此,也許有人會問,那為什麼佛教徒一定要有受五戒的儀現呢?因為一名正信的佛弟子,受戒後縱使犯戒,因為有慚愧心,懂得懺悔,罪過會減輕,還是有得度的機會;不受戒的人,犯了戒,不知懺悔,罪過會加重,因此會沈淪三惡道。所以,寧可受戒而犯戒悔過,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;因為受戒纔有得度的機會,不受戒就難有解脫的可能。

一般人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,因此有人說:何必受戒,自找束縛!其實,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,探究其原因,大多是因為犯了五戒。譬如:殺人、傷害、毀容,是犯了殺生戒;貪污、侵佔、竊盜、勒索、搶劫、綁票,是犯了偷盜戒;強姦、嫖妓、重婚、包二奶,是犯了邪婬戒;毀謗、偽證、背信,是犯了妄語戒;吸毒、飲酒、吸煙,屬犯了飲酒戒。由於犯了五戒,於是身陷囹圄,失去自由。所以受戒也是守法,能夠真正了知五戒內涵而守持五戒的人,纔能享有真正的自由。因此,戒的真義是自由,而非束縛。

下面結合現實生活,說明持守五戒的必要性、重要性和可行性,從而認識到五戒是快樂生活的基石,守持五戒具有護持生命的功能,更能體現生命的價值,使生活更美好。總而言之,五戒是通往開悟、解脫、幸福的大門。